對於出門從不做功課的我
往往怎麼也弄不清楚下一刻究竟會到哪?會看見什麼
但或許也基於此
沒過多期待自然也不太有遺憾
我的人生之路 許多時候有點類似這樣
不是太有計畫的
但當心裡的目標出現的時候 我便會埋著頭一直走下去
但其實前一刻 我心裡其實沒盤算著下一秒應該轉往哪裡
身邊人透過我看見的風景 其實我自己也是當下才看見
參訪和歌山城時我們一行人從另一頭走過
那時身上背著老二 踏出步伐的時候不得不將精神放在腳下 同時看著眼前同伴究竟往哪走去了
於是我只得匆匆一撇快步通行
回程後我決定脫隊一下 換條路走
反正都能回到停車場 繞一下路又何訪呢
返回的路上我刻意的和前後隊伍保持點距離 如此一來我便像是獨自旅行般的走著
而這也有助於我醞釀拍照的心情
返程中當大伙正忙拍著御橋走廊時
我自顧自走著繼續向前行
此時前方一個人也沒有 視線頓時變得乾淨 感官也因此變得敏銳
烏瓦白牆 / 和歌山城腳下
我發現當前這條路上 前方和後頭都是暗的
只有中間有這麼一道日光 得以穿過樹林透過來映在這面牆上
於是我停下腳步 轉過身注視著這面牆
接著拿起手中的相機按下快門 連續拍了幾張
最後我選了這一張
上半部的深色瓦片因為陽光的照射 有了一道影子在白壁上
而又因為白色起了反射作用 才產生了眼前這漸層的效果
右方自然形成的裂縫與下半部因為雨水噴濺形成的痕跡
就這麼接在了一塊
配上底部由石頭砌起的基座 構築成了這一幕禪意十足的畫面
光之路 / 西之丸庭園
拍完後 我繼續向前行
準備轉入起初便已抓住我目光的西之丸庭院和一旁的茶室
進入庭園後 我走到了這板橋前
傍晚時分
陽光的入射角變得相當低矮
和上一個場景相同此刻也就這麼一道光
而它就這樣不偏不倚的打在橋面上 我趕緊抓著機會按下快門 深怕這美好光景稍縱即逝
我想人生之路其實就和這板橋上的風景一樣
走過去了呢就過去了 亮著的只有當下
未來呢 沒走過去怎麼知道 自然是幽幽暗暗
但只要走的正 走的直
當下的光會帶你看見一絲輪廓的 就如同畫面盡頭的石階梯一般
兩旁雖然幽暗 可路是光明的
連著幾年家裡牆上有一副春聯是這樣寫著
風風雨雨何懼 正正堂堂向前
是老爸寫的
石槽倒影 / 西之丸庭園
半月型的水槽 清澈見底
只是我將焦點放在了水面上
如此一來便得看一些池底的景象 也看得見水面上的倒影
人要能看透自己 接受些不甚美好事實
同時也需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模樣 是否不張狂 不浮誇
這趟日本行 其實鮮少有獨自一人的時間
大多時候身上都背著老二 拍這系列相片時也是如此
所幸他也很配合只要是出外景大多是在熟睡狀態
很長一段時間沒寫出關於 [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這主題的文章了
其最終的原因大概也只能歸咎於生活的忙碌
這類時刻是有的 只是鮮少有時間能讓我好好寫下類似的心境與獲得
對於寂靜時刻是否僅有在獨自一人之時才能獲得?
這也曾今是我問自己的問題
當孩子出生後 獨自一人的時間顯得異常珍貴
除了在靜巷工作之餘 大概也就只剩睡前的深夜時段了
但最後我發現 境隨心轉的
只要內心感到安定和踏實 隨處都能是一段旅程
至於這時間的長和短往往也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