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Jipie / (右) 可麗
這兩位女孩來自香港 她們是大學同學
這相聚的緣份是由一封跨國信件牽起的 寫信來的是 可麗
信中提到她和朋友想要來靜巷住一晚 想體驗看看老房子的生活
還記得接到她們的那天的情景
在車上時 我問左邊的女孩說 怎麼稱呼呢?
她很大方且用著活潑的口氣說 我教您說香港話好了
於是她說出了 Jipie 這麼樣的一個名字 這音翻成中文是 - 豬皮
我複誦了一次 她還稱讚我發音標準 就這是我對 Jipie 的第一印象
Jipie 選擇了在大學學業中的一年來台當交換學生
時間到了 這個夏天她必須回到香港繼續完成她的學業
然而她已經在台灣生活了一年
她跟我說 她喜歡台灣 她想要今後就在台灣落腳
我說 那可是不回去香港 妳不是就連大學的學歷都拿不到是嗎?
相當然爾 是的
頓時 Jipie 有點陷入沉默 我也感受的到她心裡的無奈
這是令她感到難以取捨的抉擇時刻
當然 對於一位還這這麼年輕的女孩 這人生路口的來臨時間似乎有點早
我想最終不論選擇了哪一個 都是得用自己的人生去承擔的
那 可麗 呢?
可麗 給我的印象 似乎就顯得文靜 話不多
但有趣的是 當以見不到面的形式交流時 可麗 便成了一位活潑的女孩
或許對於不熟悉的人 見面總顯得有些莫名的尷尬
應該說她其實也是個活潑的女孩 只是我們還不夠熟悉彼此罷了
可麗 的觀察力很好 心思也很細膩
入住期間 我去整理環境的時候 有時會順手換換擺設 或是更替一下桌面上的書
而她總能發現這些小處的變化
事後問我說 我有動這些地方嗎?
三天過去了 按慣例約好時間相互道別
如果雙方都有空閒的話 我很喜歡最後這一小段時光 因為我可以和她們聊聊這幾天的生活和心得
特別是平日入住的旅人 我總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趟旅程對她們的意義
一動 一靜
要說 Jipie 是動的代表 而 可麗 是靜的代表嗎?
我想其實不能這麼說
特別是在我看完了她們兩位各自留在本子上的文字後
我想每個人都有內外兩個面
人前的大家熟悉的那位 人後自身的獨白 無論動還是靜 那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