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並非建築系出身 亦沒有相關的背景

但我仍想就個人生活的經驗和體會來說說 

建築之於人的關係 以及建築之於居住者本身的意義

 

從小到大搬過許多次家 

當中建築型態各異

從傳統的販厝2.3樓店面式有騎樓的連棟建築

到70.80年代時期有著可以停放兩部車庭院的連棟透天厝

再到公寓. 到社區型大廈. 接著是社區型別墅. 然後是自地自建

除了自己生活過的建築外 住眷村的同學也是我理解建築聚落的課本

然於這些建築裡頭 最短的生活時間也有幾年的

所以我想 也許今日我對建築和空間比較有自己的想法 

過去的種種對我影響是深遠的

而這得感謝我的父親

 

空即是滿,滿即是空。

過往生活比起現代相對刻苦許多 

小小地坪十五.二十坪的屋子裡 少則擠進兩代人 

多點便要三代人一同生活 

雖說彼此間的生活因為共同的生活動線而顯得相當緊密

但也因個人隱私少 所以摩擦多 

但換個角度看 卻也是建立一個人同理心和家庭生活文化的好環境

舊時代的房子可以的話 多少留了點院子 

即便沒有院落 也有個小前庭或者後院什麼的 

而這點空間 也孕育了一家人各自生活的趣味

早晨入室的天光 傍晚的夕陽餘暉 雨天時的滴答聲響 不時的鳥語花香

即便有那麼一點不完美和嘈雜 

但也多虧了有這麼一處留白的空間 讓人們的生活和自然有了段連結

給予了處於那生活條件困頓的人們心裡頭一份小小的安慰

還記得前些日子我和大夥分享的那一段話

有家有庭更像個家

當然這是一種理想 畢竟有院落的建築在當今已是相當不可得

但我認為即便是有處小小陽台也足矣 

只要你願意讓他空下來 

 

建築之哲學 就跟中華文化的內涵一樣

留白是門學問

為何要留白 留白的意義難道只是為求單純的美感嗎?

我想這麼說也對 也不全然是

應該說

留白其精義 是在於那分空白的範圍裡帶給了人們一種屬於精神上的美 

是超脫視覺感官的 不具象 卻也不抽象 

可也難以用筆墨形容之 

 

八零 九零年代經濟快速起飛

或許是人們在小空間裡壓抑的太久

除了象徵中產階級生活的豪墅外

多數的建築都儘可能的把室內的空間放大 犧牲室外空間

同時我們也渴望擁有更多的個人空間 以滿足過往深埋於心理層面的不滿足

坪數一間比一間大 庭院卻一處比一處小

為了換個方式滿足其心理需要 所謂的中庭花園孕育而生 

但話說回來 又曾有幾人感到實用 

我想原因很簡單 

因為公共空間之於人的於心理上是沒有歸屬感的 

怎麼說呢

有一處所人人都能踏入 都看得見 都能使用卻又被一紙條約規範著 

何來歸屬

這空間 沒人能改變他 他只能維持最初的樣子 並沒有生命 亦不屬於誰 

這是一層的巧妙的心理感受

是一種基於共享後的沒有歸屬 

空間 有些是可以分享 有些分享則是該有對象的限制的

 

自此後還有一個新觀念 空中花園

我想並不能全然的推翻這樣的概念 唯需思考的是建築型態與其之間的相對關係

假使是在集合住宅裡頭每戶都有 我想這已是都市開發相當理想的範本了

只要不選太高的樓層 避免過大的風勢 是折衷下的相對完美 

可如果是透天建築 有時難免會為了讓土地利用達到最佳化

選擇讓下面的樓層不留白 進而在最上方樓層建立庭院 

而這則是另一個問題了

也許走到這一步 一個樓層是一代人獨立生活的空間了

看似有庭院 但其實這樣的庭院時常只在令該樓層生活的人覺得實用 

歸屬感本身也只存在於該樓層的人心裡 

在建築的世界裡 一步就是一步 距離就是距離 

不習慣走上去 就是不習慣 

但也非無法改變 只要在此層空間機能的定調上些微調整一下即可

假使有空中花園的那一層 是全家人的共同生活的領域 那我想就無彷了

因為經由時間的積累 這裡依舊是全家人心裡共享的空間

 

室外空間之價值並非只因美觀這類實用性因素而存在

反到來說 室外空間其實是人們情緒的出口

當你感到鬱悶難當時 走出戶外 呆坐一會也好 點根菸也罷

此刻屬於你 卻又和外在世界有所隔閡

自此心境得以紓解 這便是其價值

為何老一輩的人往往不習慣居住在新的建築空間裡

我想其最大的因素或許就是在空間歸屬感和情緒出口上的不被滿足

當你習慣了空 也理解了留白的意義

那心應能逐漸豐滿才是 慾望亦自然而然有效的被制約

這就是我說的 空即是滿

 

反之更大的室內空間 

卻也挑起了更多的欲望

其實發展更大的室內空間在本質上並沒有錯 更寬廣的空間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相對豐富的體驗

只是在這裡則要來著眼的是公領域和私領域的分野

也就是這些空間裡頭 多少屬於個人喜好 多少屬於家人共享

共享的觀念除了在機能上 還得走進家人心理的主觀認定上頭

唯有被認定了 公領域才有其價值

不然充其量是個人的需求而已 最終往往是多數時間閒置的

要是沒有室外空間的調和 純粹諾大的室內空間則容易讓人們陷入慾望的漩渦

外在的不可得 加速了欲望的昇起 然卻是如何都滿足不了

80坪不夠 那120坪 再不夠250坪.....

明明已經比平均高出好幾倍的生活空間 卻依然終日覺得有欠

我想缺乏對等比例的室外空間 加上空間與家人生活的連結不佳便是一分關鍵

快樂來自於分享 美好感受的不能分享 

喜悅久難長存 因此需要不斷的追尋刺激 終使人覺得孤獨 

這便是我所說的 滿即是空

 

建築也孕育價值觀


個人價值觀的養成源自其自小生活的環境

去除外在環境的不可操控外 就剩下成長環境了

要是兩代人的成長環境差異過大 自然在價值觀上不免有所出入

我想這也是近代台灣社會發展的問題之一

建築深深影響著居住者的人生 但卻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回過頭來思考這層關係

多少空間大小夠用是主觀的 我想並不適合在此多做討論

但我認為一座理想的建築裡頭要先確立的是空間的用途

常見的生活空間包含了 客廳 餐廳 廚房 臥室 衛浴 書房

當然尚有更多衍生性的空間存在 

但我想就先說說這些空間吧 畢竟多數人擁有也最基礎的空間機能


我認為這類空間在某部份上存在了不可相互干擾的特性

逾越了不免會對居住者的生活常規產生一定影響

如假使沒有書房 也應避免在客廳旁設置書桌 書桌通常應該設置在房間內

避免在客廳用正餐 餐廳盡可能不擺放電視

倘若沒有書房 那麼至少也該有張專屬的書桌 

書桌 對於人成長的意義不只是一張桌子 

認真來說我們總是不經意的在書桌前思索人生的方向 

書桌和書房具體來說 也是一個人的精神領域

因此即便在書房不可得的情況下 我想書桌仍然重要的一分存在

唯獨我覺得衛浴其實可以放寬至每個人皆有 

假使能有多餘的空間再多設置一個客用衛浴則是更為理想的安排

而生活經驗造就一個人的習慣 差異越是大的兩個人相處起來的磨擦和嫌隙自然也多

因此維持一個相對合理且和多數人相似的生活空間是至關重要的

 

結語:

以上種種說法 其實一點都不難懂

但長期的不合理演化之下卻讓我們的社會產生了難以承受的變化

經濟相對弱勢的人 被迫居住再較不理想的建築中 

建設公司也以自身的利益考量建造出不甚理想的建築

有能力的人 因為內心的不滿足不斷想擴張領域

往往擁有了幾百坪的室內空間不夠 還想著要到山林裡闢一桃花源

只是那夢想終究離現實生活太遠 多數人也割捨不了原先成長的地方 

終歸是個人欲望

不消20年 30年 便如夢幻泡影般逝去

留下的 或是尚存在的 也許就像是看見台灣電影裡的畫面一樣

為何這些人寧可去追逐一個夢 

卻不願將這樣的生活願景實踐在自己的生活和建築裡

因為捨不得 放不下 而永遠處於坐這山望那山的過程當中 

其實只要他們願意留下一定比例的白

便不會走到這一步了

人們不該過度的去開墾大自然 

自然不屬於任何人 應是任何人都能走進去的地方 

 

當代建商講傳世建築 有些人思考祖厝的意義

但我其實心裡很納悶其實有幾個人明白何謂傳家 何以長存

建築之價值來自於人們對於他的認同和體會

假使這空間對下一代而言就是拿來生活而已 

膩了換個殼就好了 也罷 為何需要留下它?

這或許也是為何台灣總留不下建築的原因之一 

對於多數人來說 建築多只是硬體 並不具備精神

 

時間承載記憶 而記憶成就建築

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 歐洲人說一位貴族需要百年養成

其實走過歷史長河 很少有人留的下什麼

永恆也幾乎從不存在於建築上頭 而是存續於人們的心上


我這輩子的夢想是留給我孩子一人一間房子 

大小無所謂

但我希望留給他們的是那分精神 而不只是一間房子

假使只是資產 那這房子對他而言便只是可以金錢來衡量的物件

缺了 覺得划算 就可以賣了

但要是理解了她們能理解建築裡的那分精神內涵

哪天就算不得已要把房子賣了 那分收穫也永遠存於他們的心頭上


古人說與其給孩子魚 不如教他怎麼釣魚

我則認為要給孩子魚 也要教他魚是怎麼來的 同時教他夠了就好

而這分夠了就好 

不會並真正限制他的發展

反之是讓他知道何時該停下腳步 看看身邊的風景 同時惠及他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建築
    全站熱搜

    靜巷六弄-乃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