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塵封了許久的文章

昔日  今日  看著這篇半年前寫的文章

再看看近日飽受風災侵襲的廬山溫泉區 

心想人們和政府是不是應該記取教訓 和改變對土地的態度

過往的廬山不是這樣的 

瀏覽我寫的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推薦各位看看過去的廬山

下方這篇文章是我一位部落格好友所寫的 寫的很好 

Burt 生活多寶格 - 祖靈生了誰的氣? 廬山溫泉 

而文章末段,下方有張老照片,上頭正是這間廬山賓館 

 

DSC_2598
時間總是在物體的表面留下印記 - 攝於 2011年11月3日

去年造訪奧萬大的旅途中,無意中發現了他
原本隔日從青青草原離開後,便準備直接踏上歸途
時間恰巧接近中午,比起回家,或許該先找地方填飽肚子才是
於是決定短暫在廬山停留一會兒 
順道緬懷一下這處 於童年記憶中充滿回憶的地方

沒想到就在找尋停車位的時候,發現了他
安靜的在角落裡 周圍高樓林立 雖位處於大街旁 但卻是你我不會發現的角落
這棟老建築 就這樣靜靜的坐落在那裏不知多少年
看來已經停業不短的時間了
雖然只是匆匆一撇 但卻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下心中決定 
假以時日一定要親自造訪 好好和經營者聊聊過去的風光歷史

 

DSC_2604  
抿石子面的外牆也難抵歲月的侵襲 - 攝於 2011年11月

時序入秋,一位友人說想上南投清境走走,問我是否有興趣?
心想好久沒出門遠遊了 是該好好放鬆一下 
於是日子敲定後 我就一直期待著那天的到來
目的地是確定的 沒有預先安排行程 反正就是散散心 隨處走走
兩個人嘛 很好溝通
於是我向友人提起了這棟去年發現的老建築 問他是否有興趣一同前往
於是
我們決定第一站先到廬山走走 
再度站在他面前 
不同的是 這次我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好好探究他

 

DSC_2600  
戊申年 孟秋 西元1968年7月 - 攝於 2011年11月

走進前看 上頭懸掛的牌匾寫著大大的四個字 – 廬山賓館
字體由右至左,從命名的方式還有排列的方向,就不難得知其大約的年紀
戊申年 - 孟秋
究竟是哪一年呢? 當下我也算不清楚
旅途結束後 上網後才查出
西元1968年7月
原來這是一間早在民國 57年就已經開幕的旅館了,算算是一間擁有四十年歷史的老旅社

無奈 十年河東 十年河西 
想必這間賓館於早些年 也是曾擁有過一段繁華歲月
畢竟廬山溫泉開發的歷史也不就幾十年
且從這棟建築物的規模來看 在當時應該是相當豪華的旅店了 

 


DSC_2587
 
已是尋常百姓家 - 攝於 2011年11月

從外部建築看起來 這還是一間旅社
但走進去 印入眼簾的 已是一幅住家景象
諾大的空間裡頭 原本該屬於旅館的裝潢與擺設已不復見
取而代之的是因應生活需求而產生的家具與設備

屋內有位老先生
我開口向老先生問了些問題

我:「請問這裡還在營業嗎?」
老先生答道:「沒有,這已經停業十幾年了」
我:「那先生您是老闆嗎?」
老先生:「喔~沒有,我只是給人請的,因為雖然沒有營業了,房子還是要有人顧。」

原來老東家十幾年前決定停止營業後
深覺得雖然已經不營業了,但是房子沒有人看顧總是不行,於是問了問員工,是否有人願意為他看著這屋子
只是沒想到這一看就是十來年
老先生也乾脆舉家搬來 於是這間賓館就成了他們一家人往後生活了十幾年的家
在現今的社會觀點看來 讓人直呼不可思議
但這卻是上個年代才有的特殊文化 
雖說身分是老闆和員工 但在某個程度上 又像極了家人
沒有合約 就是這個一個約定 一直到現在 
而我也沒再去追問 如今那老東家是否還健在

這位老伯對於我們的造訪感到不解 
為何會選擇踏入這裡 而非如一般遊客向吊橋走去

我對老伯伯說 
我只是單純喜歡老建築 
去年偶然發現這裡 便一直想來 但是當時的情況不允許 於是延至今日 

我請他看能不能讓我在這屋子拍些照片 
老先生很爽快的答應 於是我也開始了我的旅程
我很喜歡這裡的味道 那種時光好像在這裡凝結了的氛圍


DSC_2583  
客房前的長廊走道 - 攝於 2011年11月

這間老房子大致成一個 L型,夾角處就是入口與大廳
客房則分別在兩端的直線上,既不相互干擾,動線卻也交集
兩層樓 RC 加強磚造的建築
外牆當時常見的抿石子面,內部地板與樓梯則選用磨石子
門窗皆是檜木製 把時間向前推算 當時這已經是相當講究的建築了
至今還懸掛天花板的老燈 向我們訴說著 當時他剛被放上去的風采


DSC_2584  
窗上已蒙著厚厚一層灰 - 攝於 2011年11月

古早樣式的木製通風窗
在這邊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這一排的房間,其浴室是向走道開窗通風的
所以要是洗澡的人在裡頭喝著小調,那外頭的人可是全都能聽見啊
現在想來還真是有趣 
恐怕當時有不少人因此鬧了笑話


DSC_2585
一種新舊交雜的不真實感 -攝於 2011年11月

難以形容的感受
站在走道 上向房間內望去  
房裡那與外面時空錯亂的不真實感,讓我難以忘卻
而這也是我為何喜愛探訪這些老建築的原因,幾步之遙
裡頭 外邊 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時間啊
那種對於內心的衝擊 是我所拍下的影像無法全然表達的


DSC_2590  
後方還有一個大院 - 攝於 2011年11月

由面向大廳左側的走廊走回來,看著牆上懸掛著的老照片
相片中看來
這片門扇後方的區域應該是一個日式庭院,也是當時湯屋所在
只是如今已是荒煙漫漫 難以窺見過去的容顏
而在這庭院之後 便是廬山吊橋所橫跨的溪谷 
說到這 我們不難想見當時這片庭院面向之處 是何等的美景啊

看完了眼前這一幕,我朝另一側走廊走去
這一側的走廊似乎因為房間座落位置的關係顯的幽暗
在大白天中 這裡卻是黑矇矇一片 只能從走道盡頭上方進入的光源來看清他
左右兩側皆有客房,與剛剛另一側的格局稍有不同
走進其中 我嘗試推開其中幾間房間的門

 

DSC_2592  
右側走道裡的榻榻米臥鋪 - 攝於 2011年11月

這是一間和式房
從裝潢的味道,嗅得出歲月,或許這是一間4人左右的房間
打開門是一個類似玄關的設計,但其實只是一面白牆
左邊便是架高的榻榻米區,右邊則是浴廁
擺設十分簡單 畫面中的床墊應該是後來加上去的


DSC_2594  
當時的衛浴設備 - 攝於 2011年11月

向右邊看去
說來不算豪華,又或者在民國 57年時這已經是十分高檔的配備了
地上鋪的是累似眷村裡常見馬賽克拼花磁磚
一景一物 都和我們兒時記憶中的浴室相去不遠

 

DSC_2595  
右邊走道 - 另一側的房間 - 攝於 2011年11月3日

退回還,打開對面另一間房間
仔細一看 一種違和感湧現
這房間裡頭兩個人的床鋪是相對的
讓我有點覺得匪夷所思
因為常理來看,應該是不會做這樣的安排才是
又或許是因為房間的深度不夠,所以才做出這樣的安排

本想繼續往二樓前進
但是老先生說:「二樓很亂」。
於是只好作罷
這趟老旅社探訪之旅 也就在此時畫下句點
除了當下看見的景象不談 我也正思考著一些問題……….

 

DSC_2586  
今日光景 - 攝於 2011年11月3日

一間老旅社 
一個時代的光景
今日往日兩樣情 
不敵時代演進 盧山賓館終於還是走入了歷史 默默的在一旁頹圮老去
人們總是喜歡追逐新的事物 新的刺激
舊的事物似乎就只能面臨這樣的命運

但我始終覺得或許現在有機會漸漸改變這在台灣市場行之有年的鐵則 
放眼望去 許多國家都有著百年旅館
這些老旅館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演化
數十年裡始終依循著自身的腳步 細微的修正 
他們清楚自身的價值與差異
不同於新式飯店 
這些老旅館賣的是文化 是歷史 是那份傳統 與今日不易再見到了美好光景 
這都是無法速成的核心價值
也是自身的利基之處

希望每一位經營者都能體會和了解到
價值並非只能單一的從外在硬體來表現
或許服務的細致度、深度與傳統
是我們更應該追求的目標

 

arrow
arrow

    靜巷六弄-乃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