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終於寫到這自修筆記的最後一個章節
 先前分享了自己對於、庭院、客廳、天井的心得,最後要寫到的章節是 - 臥房.

我想人一輩子與自身相處最久的地方,當屬這裡了
隨著時間更迭,出生直到老去,這幅風景不停變換著;一開始你所有擁有的房間往往不由自己安排,而是父母替你規劃的,爾後才逐漸有機會可以參與規劃與設計.

相對於公共空間規劃所需的思考,臥室設計自然更為自我
人們說過書架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延伸
一間房子則能引領他人看見主人的價值觀
那麼房間呢? 我想該是人生觀吧.

然這一方天地中容不了太多東西,而我們決定把什麼放進來?
在這裡做哪些事?
這空間又該如何規劃,其已能為我們包容生活上所承攬的一切的感受呢
於此便是我想藉由這篇文章分享的粗淺心得.


人生各階段需要的房間大小皆不同

有時靜下心來想一會兒
便深深覺得人的一生之中,房間大小與尺度或許就如同一條拋物線
起初經由別人的安排有了啟蒙經驗,接著開始思考自己的需求.最後是簡化需求
由小開始,先是共用,之後才有獨享,再來隨著身分使然逐步地擴大

我們在原始的基本機能裡頭培養自己對於空間器物的認知,眷戀或者好惡
建立所謂的安全感以及好比舒適這類認知
相對狹小的空間在於營造安全感這件事是有莫大的助益的
只要空間成長的比例並非跳躍式的
那麼這樣的安定感一旦建立好了,今後無論是面對多大的空間
都能知悉如何安排去創造那份內心的歸屬感.

在人生中段的過程中
對於自身房間的安排,我認為倘若有機會應該大些才是
使房間不僅蘊含休息的機能,同時兼容更多的生活機能
而我們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生活
公領域滿足全家人的需要,私領域中我們也有需要必須去滿足
而當這些經驗越是完整,對於生活細節的認知便會更加敏銳

人的心智強度似乎也隨著年歲而有所改變
晚年擁有的空間太大,經歷的失去太多,要是加上處於一個過於寬敞的空間
失落與不安便很容易浮現
事實上,這時也應該清楚自己要什麼了
同時學習放下什麼才是

人生的追求從精神走向物質,中末段也應該再回到精神層面才是

而這樣的觀點,在過去我們也曾聽說過
有些人到了年老之時,喜歡回到原本生活的城鎮或是年輕時所居住的空間
一方面身處於現實,一方面回憶卻在身體感官中浮現交疊
現實與虛幻之間的感受,更能引領人們去思索生活的價值
而這也是傳統建築對於現代人來說存在的無形價值

台灣今日尚在談論
而歐洲則是早已實踐於生活之中
日本也是,而或許正因為基礎環境的生態不同
於是文明累積的程度才有等倍的差距


設定臥室的各類情境與機能

 室內裝修雖然定義了風格,可最終燈光設計才真正是左右房間氛圍的要角
 可以的話建議設定三組以上光源供切換使用
 如此一來
 相互組合之下便至少擁有3種以上的情境了

 燈具粗分為吊燈、立燈、檯燈、桌燈、床邊燈、崁燈、投射燈...等
 各自有其定位,同時我們也應依據其定位選擇適當的功率
 而我由衷地認為
 具備調瓦功能的燈具是最人性的了

  床邊的安排
   床頭旁邊,假使置放張邊几將會是很好的安排
   如此一來便可以隨心置放床頭書.手錶.隨身物品.桌燈..等
   邊几的高度最好比床墊高使用起來才上手

  設計細節:
   床邊的牆面
   可以的話也加裝一組衣架或是掛勾吧
   那麼便隨意掛上件外套,清晨或是半夜起身便能隨時添上

  燈具搭配:
   上照式立燈.落地檯燈.桌燈
   選擇燈具的時候,先試想自己想在床上做什麼?閱讀?對談?
   或者希望藉由設計引領自己在床上做些什麼
   同時也必須意識到不同的目的,需要的光源強度與照明方式是各異的
 
  房間裏頭有張高背扶手椅
   假使空間允許,選擇擺放一張高背扶手椅吧
   一旁要是能在配上邊几那就滿分了
   高背扶手椅其舒適性是無庸置疑的
   坐在上頭安然地聆聽音樂放空,其次與床上的人對話,又或者進行閱讀皆是很好的安排
 
  設計細節:
  選擇於下方鋪設一張大小適中的地毯
  赤腳的感覺永遠比穿著室內鞋更能使人感到放鬆

  燈具搭配:
  立燈.落地檯燈.桌燈


 房間保有一張書桌
  書桌在床旁邊是最節省空間的了
  同時夜晚桌上的檯燈也可以充當夜燈
  心理層面上,床的一旁有張桌子是相當有安全感的配置
  在空間稍嫌不足的房間裏頭
  格局允許的話 是我自己非常喜愛的設計
  假使空間大些
  那麼就獨立出去吧
  又或者靠於某面牆邊,或是對著某一面牆都好
 
  設計細節:
  書桌最好是與窗相鄰
  那麼一來無論是在哪一個時刻,當你感到疲憊時轉頭向窗外望去
  無比療癒

  與窗相對也好,與窗相對縱然容易使人分心
  不過這兒已然不是書房,雜事不入內,書案前就是窗戶
  好比是古代人們不自覺的觀火一般
  凝視前方的同時,思緒往往能逐漸的進入沒有意識的狀態
  什麼都沒有做 其實也是什麼都做了
  要是能正對著落地玻璃帷幕,那麼視野的開闊感更是令人神往

  燈具搭配:
  落地檯燈.桌燈


窗簾安排,透光/不透光.兩全之計

 透光的窗簾在白晝時有其特別的魔力
 白色紗質或者棉麻清新高雅
 絲質或者緞面則是優雅不俗
 唯色系花樣當慎選之,並與室內其他織品和天地色系一併考量
 並應同時考量視覺上的輕重感受

 讓房間透光
 對於欲鍛鍊規律作息的人是有相當助益的
 天一亮就很難賴床了
 於此我也覺得,小孩房,或是青少年的房間,選擇這類窗簾
 一方面能夠培養品味
 一方面對於端正作息也有一定的收效

 可假使是夜貓子
 那還是多做上一層遮光的捲簾或者布幕才好
 就算是不拉上
 視覺上雙層窗簾自然有著更為豐富的層次感
 拉上 兩全其美
 又或者常態性的些許拉開部分遮光廉
 這麼一來既不必被外人窺探又能讓天光入內
 
 比起只有單層窗簾的設計,雙層窗簾所展現的浪漫情境是更屬上乘
 

枕頭數量

 說到枕頭呢
 打心裡還是認為一個人配置兩顆枕頭是最理想的
 下方略為保有支撐性.上方低扁蓬鬆
 又或者選擇兩顆都低扁鬆軟也行
 總之只要知道自己是喜歡睡高枕還是低枕,酷愛深陷其中或者反方即可
 好的枕頭帶人上天堂
 實在不可不慎


後記:

 細心的人也許發現了
 為何沒有把浴室以及更衣間或者衣櫃放進來一併說盡
 我想寫這邊文章其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分享一種觀念
 只要能夠理解了,那麼今後在房間的設計之中
 即便是加入了新的元素
 設計者想必也能都同樣能貼心的思考周詳才是
 燈光安排、源自於生活經驗的細節設計,質材的搭配
 甚至到視覺心理層面的顧及

 沒有意外的話
 這便是這系列文章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刻
 爾後的生活恐怕是沒有太多閒暇的時間可以回顧這些生活的獲得
 與此在最後的這段時間我想好好地寫完
 也是一種消化.

 閱讀是重要的
 但是寫作更甚於前者
 唯有透過書寫,我們才真正地整理了自己的獲得,並為其建立出脈絡與架構
 這便是自學之路的基石

 自學沒有技巧,說穿了就是大量的閱讀,交錯的思索並於心裡頭反覆辯證
 然而這過程緩慢卻相對踏實

 以上心得
 與大夥分享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靜巷六弄-乃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